國家電網:節能降碳你我同行 綠色電網賦能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3-07-11
【賽普瑞電氣】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作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新時代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銀線飛架,充沛電能輸送大江南北;節能降碳,低碳生活方式備受青睞;產業轉型,智慧用能生產模式不斷推廣……放眼神州大地,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綠色消費方興未艾,低碳節能蔚然成風,生態環保融入日常。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公司開展“能效·同行”系列宣傳活動,各單位圍繞“與政府同行、與社區居民同行、與公共機構同行、與工商業同行、與行業同行”等內容,參與政府組織的專項宣傳活動,面向商業重點客戶提供用電分析,發揮各類產業聯盟平臺作用,促進全社會節能降碳。
綠色發展:增強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川滇交界,江河奔涌。由白鶴灘—浙江、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組成的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面投產,金沙江水轉化成強勁電能,7毫秒間直抵華東。
塞上風光,三湘燈景。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于6月11日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首條“沙戈荒”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將構建起大型風光電基地、支撐煤電、特高壓線路“三位一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樣板。
山水之間,綠能澎湃。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4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容量120萬千瓦,為增強電網柔性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發揮重要作用。
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是各類能源轉換利用和優化配置的重要平臺。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堅決扛起能源綠色轉型的責任擔當,發布實施國內企業首個“雙碳”行動方案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加快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統籌推進各級電網建設,大力提升新能源并網消納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爭當能源革命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5億千瓦,同比增長38.4%;風電裝機容量約3.8億千瓦,同比增長12.7%。
越來越多的綠電既要送得暢,更要用得好。公司優化電網發展格局,持續完善特高壓和各級電網網架,支撐大型電源基地集約化開發利用,推動新能源“量”“率”協調發展,持續發揮特高壓骨干網架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作用,累計建成33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形成“西電東送、北電南供”的局面,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提升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和消納能力,助力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不確定性,需要匯集各類資源參與調節,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公司多措并舉,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支持新型儲能規?;瘧?,加強儲能創新技術成果應用,不斷增強電網“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可再生能源電量消納提供保障。目前,公司在運在建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達8000萬千瓦。
大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不斷凸顯,清潔能源并網消納能力持續提高,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公司充分發揮電網橋梁紐帶作用,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堅強網架支撐,更好促進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利用高效化。
創新驅動: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提升全社會用能效率
走進浙江富鋼集團有限公司,石墨烯電機、新型加熱爐、空壓機等節能設備應有盡有。該企業實施余熱回收節能降碳技改項目,與寶鋼、華興、永興等企業合作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通過購買綠電、碳匯等方式,抵消部分能耗和碳排放。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湖州供電公司提供的一份包含14項優化建議的節能診斷報告。7月初,該企業的碳效等級已提升至4級。碳效碼是湖州供電公司基于國網“新能源云”平臺開發的數字產品,可以對電、氣、煤、油等39類能源的消費數據和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定期智能歸集、統計與核算,讓每家企業都能清楚自己的碳效水平。
隨著數字技術與傳統能源深度融合,公司廣泛應用“大云物移智鏈”等數字技術,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
新能源云平臺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運行監測服務平臺,包括資源分布、規劃計劃、補貼申報、電網服務等15個子平臺,為新能源規劃建設、并網消納、交易結算等提供一站式服務,累計接入新能源場站超過440萬座;依托網上國網、新能源云等線上平臺,公司打造戶用光伏電站并網結算全流程一站式服務,構建分布式光伏服務生態圈。
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公司強化“源網荷儲數碳”多向協同、靈活聯動,著力增強系統靈活性、適應性,持續提升電力余缺互濟、時空互補、多能互換能力——
在河北,平山縣10千伏兆瓦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工程建成投運,實現對電網的主動感知、主動響應和主動支撐,每年增加當地10%~20%的光伏發電收益;在福建,多元源荷儲聚合的能源自治體系正探索構建,將使電網調控的策略更具實用性;在吉林,源網荷儲技術攻關加快實施,讓電網越來越靈活,促進新能源高效利用,推動風光資源集中開發……
數字賦能賦智,電網自身更加智慧、開放、高效、友好,也在服務政府決策、提高社會效率、降低碳排放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開展碳監測——公司承建全國碳排放監測服務平臺,聚焦碳排放、碳足跡等重點領域,創新電力看“雙碳”大數據應用,形成“雙碳數智監測”“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的碳排放監測服務”等30多個應用,支撐精準測碳、合理控碳。
助力環保治理——公司深化與生態環保部門合作,開發智慧環保用電監測大數據產品。在山西,環保智慧“電偵察”系統向環保部門推送“工業源減排清單”上的企業減排信息;在甘肅,數字化黃河生態保護電力監控平臺快速識別黃河沿岸高風險排污企業;在四川,供電企業利用碳排放測算模型測算相應區域、行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服務轉型升級——公司建設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匯聚水、電、煤、氣等各類能源數據,服務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青海、浙江、福建、天津等多省份,供電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在企業能效評估、節能分析、降碳提效等領域率先開展大數據應用,服務行業企業改善生產工藝、改進生產方式。
減碳增綠,協同增效。公司高度重視植樹造林,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綠色消費、循環利用和低碳出行,推動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節能降碳: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引導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夜晚,湖北宜昌秭歸港碼頭一片寧靜。“華夏神女”3號游輪??吭诟劭趦?,通過碼頭躉船上的岸電設備將清潔電能送到游輪。“使用岸電既減少碳排放,還節能。”“華夏神女”3號游輪電機員向文明說。截至6月底,長江宜昌段各類船舶累計使用岸電2761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燃油使用6488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2.04萬噸,節約用能成本3100萬元以上。
港口岸電是公司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生動實踐。公司全面落實全面節約戰略,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低碳轉變,聚焦工業、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穩妥有序實施電能替代,持續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引導全社會節約用能、高效用能、綠色用能。目前,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達到27%。
全面開展節能政策宣傳和技術推廣,拓展能效公共服務,強化政企協同,為重點企業提供用能監測、節能診斷、能效提升等服務,推廣樓宇用能優化方案等成果應用,幫助企業降低能耗……公司各單位大力開展節能提效專項行動,積極引導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市場機制的創新也激發了供需兩側的積極性,引導綠色發展形成長效機制,對促進新能源發展、引導全社會形成清潔低碳用能習慣有重要意義。
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場館方與新能源發電企業完成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10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20噸,減排二氧化碳800噸,實現夏季達沃斯論壇活動場館首次活動期間100%綠電供應。仲夏時節,華東電網完成首次月內跨省綠電交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安徽的7家光伏發電企業購買月內綠電17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5100噸,減排二氧化碳1.36萬噸。
公司持續推進綠色電力市場建設,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培育全社會綠色消費理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今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累計完成400筆綠電交易,綠電交易量達到389億千瓦時。
公司不僅是能源轉型的助力者,也是節能降碳的實踐者。公司全面實施電網節能管理,提高電網節能水平;強化綠色辦公理念,實施低碳舉措降低辦公用能排放;編制專項碳管理工作方案,提升碳管理能力。
從打造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平臺到推動能源電力技術創新,從著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到推動全社會節能降耗,公司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電力供給為中國式現代化賦動能作貢獻。
原文來自國家電網報,由開關柜除濕器廠家賽普瑞電氣轉發!